冬月内,无叶艾枝枯。草内急寻蛇床子,烧烟入口自消除,速救免灾虞。 这首《兵要望江南其十四医方第二十九》,是唐代诗人易静的作品,描写冬月(农历十一月)将蛇床子烧烟吸入...【详情】
新春临近,徜徉花卉市场,可见一盆盆金橘碧叶葱翠,果实金黄喜庆,美不胜收,人们纷纷购买几盆,以带回家点缀庭院居室,烘托佳节喜庆吉祥氛围。 金橘,俗称金桔,也称长金柑金...【详情】
大寒,这个二十四节气中的压轴角色,以冷峻威严的姿态如期而至。 大寒大寒,无风也寒。历代文人墨客大都喜欢赋诗作词迎接大寒,用独特的笔触展现出岁末的景象,那是诗人对生活...【详情】
17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中医针灸疗法由来华传教士、商人、旅行者零零星星地介绍到欧洲,逐渐引起法国等欧洲国家一些研究者的兴趣。20世纪上半叶,法国外交官苏烈(全名乔治苏烈...【详情】
嫩水两岸是我家,从小喜欢柳蒿芽,迷人的清香留我心头,嫩绿的幼芽伴我长大。一曲《嫩水情思柳蒿芽》悠扬回荡在纳纹江(嫩江)畔,短短几句唱词唱出了柳蒿芽在达斡尔族心中不...【详情】
王孟英,清代医学家,名士雄,浙江海宁人。少年随父学医,14岁父亲去世前留下遗嘱:人生天地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矣。王孟英继承父业,勤奋学医,历经十年,博...【详情】
《韩康卖药》局部(方铿绘)。 卖药是药材、药品流通不可或缺的环节,因而卖药人在中医药演进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卖药行当古已有之。在卷帙浩繁的古代诗词中...【详情】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昌明。岐伯医学、皇甫谧针灸医学、敦煌医学等构成了甘肃古代医学的根脉,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1972年兴修水利时,在河西走廊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镇下...【详情】
宁食苦黄柏,莫作贵州客。宁食头七醋,莫行贵州路。少年轻壮心远游,早岁从军今白头。只今行年七十二,犹作羁累滇海陬。 这首《黄柏行》,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以贵州常见的...【详情】
爱美是人的天性。许多人会问古人有没有美容方或化妆品,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及民间走访,了解到《金匮要略》中确实有一个既可以治病又可以美容的温经汤。温经汤被誉为医圣张仲景...【详情】
果中珍品番石榴 □ 储成利 云南省昆明市阿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提及番石榴,很多人脑海中便会浮现石榴的形象,误以为是同一种水果。虽然石榴和番石榴名字相近,实则却毫无共...【详情】
成语白苋紫茄,白色的苋菜、紫色的茄子,都是普通的蔬菜,比喻生活俭朴。紫茄白苋以为珍,守任清真转更贫。晚唐诗人孙元晏对梁朝吴兴太守蔡撙极尽推崇,蔡撙将紫茄子和白苋菜...【详情】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屈原诗作《九章惜诵》节选: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大意:种上江离栽上菊花,希望春天能做成芳香的干粮。...【详情】
杨守敬画像。 杨守敬(18391915年),晚年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人,金石学家、书法家、藏书家。他学问淹贯,长于考证。他读书、著书、访书、刻书、藏书,嗜书如命,乐在其中。...【详情】
中国传统文化深邃而广博,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续的演进,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无论是从认知方法还是思想观念,中医药处处体现着...【详情】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以简洁明快、对仗工整的形式,传达出丰富的内涵与深远的意境。而中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楹联与中药文...【详情】
人体自护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又呈动态变化的防御机制与潜在能力,在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的生命活动时刻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只有做到顺应四时、适应环境,方能安然...【详情】
《黄帝内经》蕴涵着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内容,其中所传载的380余个病症中,就有儿科生理、病理及临床的相关知识,是后世中医儿科学发生发展的知识之源。此处仅以《黄帝内...【详情】
一般认为,中药的发现源于古人的口尝身试。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反复验证,人们对于大多数中药的认识已经达成共识,但由于受到当时认知方式和条件的限制,对于少数药物,至今仍存...【详情】
欲知物候病候,必先知气候;欲先知气候,必先知运气所从来;欲知运气,必先知其结构;欲知其结构,必先知时间。欲知时间,必先知干支。 知干支然后知运气;知运气然后知气候,...【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