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德。
李在德(1917~2019),东北抗联女战士,1917年生于朝鲜平安南道,因日本侵略朝鲜,李在德3岁时跟随家人来到中国黑龙江,1932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在德在抗日战争中毅然冲到第一线,在白山黑水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李在德不仅是东北抗日战争的见证人,更是一位伟大的巾帼英雄。李在德晚年为宣传东北抗联精神,著有回忆录《松山风雪情》。该书展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不朽传奇。除此之外,在这本回忆录中,我们也看到了在极寒气候、食物短缺、医疗资源匮乏以及频繁战斗、伤病员众多情况下,中医药成为战士们的“生命守护者”。
中医药救助的亲历者
李在德与中医药有着深深的缘分。1920年李在德一家来到中国后,李在德的爸爸李相熙投身于朝鲜独立团,专门打击日寇及其地主恶霸。在一次攻打日伪警察所时,李相熙的小腿被枪击中,李在德的奶奶和妈妈从山里采来草药为其治伤。最终在家人细心的照料下,李相熙的伤慢慢好了。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李在德于1933年参加了汤原反日游击队,成为了游击队里最小的女游击队员。有一次李在德做饭的时候将一茶缸烧滚的油往一锅刚烧开的汤里倒,结果油碰到水就炸开了,溅到了李在德的手腕和手背上,起了大泡。由于没有药,李在德只能忍着疼痛随部队行军。后来一位山里的老乡给李在德涂了獾油,獾油是一种中药,由獾子的皮下脂肪经过精心熬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润肤生肌等功效,成为东北地区治疗烫伤的重要民间方法之一。《黑龙江中药》中也曾记载獾油内服可补中益气、杀虫润肠、止咯血;外用治内外痔疮、火烧水烫、小儿疳疮。最终李在德得益于东北民间中药獾油的神奇功效,伤口痊愈。
1938年,李在德在小山沟里诞下一名男婴。然而,由于食物极度匮乏,这个小小的生命仅在世上停留了五天便不幸夭折。这一悲痛事件对李在德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加之产后受风,她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全身浮肿,在死亡线上挣扎。李在德让陪同的李泰俊夫妇找来老乌眼树皮煮水擦拭身子。中医认为凡是皮类药善于走皮肤,中药方剂有五皮饮,即陈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以皮达皮,有利水消肿的功效。老乌眼树皮治疗身体浮肿是运用中医象形思维,起到了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的功效。最后李在德身体的浮肿慢慢消了,继续投身抗日斗争。这不仅彰显了李在德作为抗联战士的坚韧与顽强,也再次印证了中医药对人类生存和健康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医药救助的践行者
李在德不仅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亲历者,更是践行者。1934年部队进山打游击,由于整天在雪地里行军露宿,有三名同志出现了发烧头痛等身体不适的症状。李在德被安排与裴成春、刘恩淑两位女同志及其他几名战士照顾生病的队员,后来又有两位战士被传染。由于在深山老林里没有相应的药物,李在德与同伴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山上采些黄芪、黄柏树皮熬成水给生病的战士们服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黄芪“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是中医里的补气名药,黄柏树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使用黄芪扶助人之正气,正气充足则邪气退,用黄柏助患者退热,二药共用,使病人有能力对抗邪毒,最终战士们热退,转危为安,胜利归队。
1935年,李在德等几名女同志在临时医院成为了照顾伤员的护士。医院里使用的药品除了从敌人手里缴获的以及通过党组织购买的少量药外,大部分是从山上采的草药,最主要的草药,一是马勃,在东北也叫马粪包,是一种菌类,像蘑菇一样长在地上,成熟时外形像马粪,表面为棕黑色,将里面棕褐色的粉末撒在伤口上,有消炎杀菌的作用。二是蒿子,可以熬成膏药使用。三是老乌眼树的树皮,熬水洗伤口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医药土法手术也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保住了战士们的生命。如果战士们中弹,李在德与其他的几名同志先用清水将伤口洗干净,然后用火烧的办法给钳子消毒,一点点地将弹片夹出来,再用盐水洗伤口,给战士们治伤。在缺医少药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受伤的战士们要忍受极大的痛苦,但是这种土办法能够保住战士们的生命,从而极大地保留革命有生力量。
给军装上色的生活智慧
中草药不仅能愈伤抗联战士,还能染布制成军装。1934年游击队缴获了一台缝纫机和一批白布,上级领导决定创办后方临时被服厂,给部队战士们做军服,临时被服厂由裴成春负责,还有李在德、刘恩淑、许贞淑。由于被服厂获得的都是白布,所以必须经过漂染才能做军装。李在德回想起1929年在崔士泉等人领导下组织的农民赤卫队,用黄柏将白布染成黑色或者黄色,做成赤卫队员需要的绑腿带和背包等,加上当地农户和猎户介绍的经验,李在德等人在山沟里找到黄柏树和老乌眼树,把树皮扒下来熬成黄绿色的水,再把白布染黄压平,就成了做军装的布料。
在抗日战争时期医药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李在德是中医药救助的亲历者,也是践行者。她的实践与亲身经历,展现了中医药在抗战中的治愈力量。中草药还被用于军装的制作,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智慧。
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深入挖掘古籍经典,传承宝贵经验;运用现代科技,创新中药研发与诊疗手段;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中医药这一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379 宣传人民健康生活和健康产业的权威媒体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