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书法作品《石柱黄连赋》。 石柱九星①悬朗,黄水七曜②周旋。地赏莼菜③,天赐黄连④。本经⑤列为上品,久服防痴延年。解五脏六腑之毒,燥湿止泻除满。须叶可用,肿毒疮...【详情】
秋意渐浓,家乡树上的红枣褪去青涩,被大自然精心涂抹上一层红彤彤的色彩,圆润可爱,将一春一夏积攒的甜蜜尽数包裹。在这世间,鲜有果实如红枣这般,廉价却营养,朴实又大众...【详情】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巨变,在风雨飘摇中,中医药的发展与家国命运同频共振,谱写了排挤与斗争、桎梏与反抗的壮丽篇章。民国时期,中医受到西医的冲击,不得不在夹缝中...【详情】
成语薏苡明珠出自于《后汉书马援传》。相传,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率兵攻打南疆,军中士卒受瘴气影响染病者甚多,后服用薏苡以胜瘴气,疗效显著。平定南疆凯旋时,马援带回几车薏...【详情】
古画,以其独特的笔墨语言,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基因。当医学主题与绘画艺术相遇,笔墨间流淌的不仅是草木金石的药香,更凝结着医者仁心济世的精神内核。 夏敬观的《庐阜...【详情】
定坤丹,由红参、鹿茸、西红花、三七等约30味药材组成,功效为滋补气血、调经舒郁,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妇科疾病。280多年来,从宫廷专用到百姓共享,从中国...【详情】
胶东作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战时期的胶东中医药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守悬壶济世初心、勇担医药报国使命,以中医药特色...【详情】
三伏天的菜园里,苦瓜总以最张扬的姿态占据篱笆顶端。掌状叶片间藏着鹅黄色小花,花谢后结出纺锤形果实,表皮隆起的瘤状凸起像缀满绿玉的铠甲,阳光透过叶隙洒在上面,泛着青...【详情】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抗日战争时期,面对西药匮乏、战场环境恶劣的困境,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智慧和价值,肩负起了救国救民的光荣使命。 从白山黑水的东北抗联到太行山区的八...【详情】
1944年,败亡前的日寇垂死挣扎,沦陷区的古城荆州暗无天日。长辈讲,凡是被日军、伪军看上的东西就会被抢走。他们时常端着枪刺(刺刀)到民房强征随军挑夫。行人误入中山路的军...【详情】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面临日军封锁与资源匮乏的双重困境,在医疗资源极度缺乏的背景下,中医药资源以其独特的效用价值,成为保障军民生命健康、支撑抗战胜利的红色药魂...【详情】
清早,我来到了远近闻名的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云蒙景区。进山,天空薄薄敷了一层灰云,我独自沿着石阶缓缓上行。不多时,便见中药园3个字悬于路旁,引我向那一片绿意更深处行去...【详情】
荔枝,生于南方离火之地,得天时地利,汲取了天地间的阳气精华,被中医视为纯阳之果。 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不仅让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千古名句妇孺皆知,更...【详情】
江苏是中医药学发展的繁荣之地。据不完全统计,从秦汉时期至1949年,江苏有文献记载的医家逾4000人,医学专著超3000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江苏中医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医...【详情】
湘中腹地的湖南省新邵县龙山,群峰如黛,云雾常绕。这片被《宝庆府志》称为湘中药库的秘境,藏着与药王孙思邈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唐代的采药足迹到今日的药俗传承,孙思邈的身...【详情】
近日,基孔肯雅热在多地传播,备受关注。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给人们的生...【详情】
夏食黄鳝,冬病难沾。民间俗语道破了时令饮食的养生奥秘。当蝉鸣漫过七月的暑气,黄鳝正以最丰美的姿态登上餐桌,成为药食同源的瑰宝。这种形似长蛇却无鳞甲的水生生物,在千...【详情】
在中国古代数百位皇帝中,对中医药事业给予高度重视并有过具体举措的不在少数,但还能亲自诊病开药的则较为少见,宋仁宗赵祯(1010-1063年)便是其中一位,他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作...【详情】
《礼记・内则》载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描述了男女未冠笄者起床向长辈问安前要做的准备,包含起床洗漱、...【详情】
2025年,明代中医外科学宗师陈实功先生诞辰470周年。这位生于江苏南通、名垂青史的医学巨擘,以其高洁的医德风范、精湛的医术实践和独特的学术思想为中医外科学开辟了正宗学派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