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酷热难耐,成就了冷饮市场。雪糕、冰镇啤酒饮料广受人们喜爱。便利店的冰柜前排着长队,人们急切地撕开雪糕包装,拧开冰镇饮料的瓶盖畅饮。我也曾是喜食冷饮“大军”中的一员,仰头灌下冰水的瞬间,浑身凉爽无比,整个身体犹如进入冷库,刚才的膨胀、烦闷、饥渴一扫而空。可这凉意就像逃窜的盗贼,不过十分钟就消失无踪,留下更汹涌的渴意催促着我再开一瓶。
一个夏季,不知道要喝掉多少冷饮。我陶醉在这凉爽的世界里。家里冰箱里,自制冰块、冰镇啤酒不可少,买来水果,也要放进去冰冰凉了再吃。然而,这片刻的凉爽并没有驱走我的饥渴,反而影响了我的饮食,吃什么都没胃口,原来一日三餐,逐渐改成两餐,最后改成一日一餐。其他时间,则由冰镇啤酒、饮料、西瓜代替。冷饮不仅偷走了我的体温,还偷走了我对食物的感知能力。
一天,朋友送我一盒茉莉花茶。我便取来一个大杯,投一些茶进去,水烧开来浇淋其上。茶叶慢慢舒展开来,茉莉花的气息混合着茶的味道蔓延开来。我好久没有坐下来喝茶了,每日行色匆匆,前脚撵着后脚的征程,难得有喝一杯茶的时间和心境。轻轻吹去表面的茶叶,小口啜饮茉莉花茶,半杯喝完,通体流汗,眼见着手臂上的汗毛孔里涌出一粒粒小小水珠,犹如秋天早晨草叶上的露珠一样,浑圆而晶莹。额头、后背也渐渐湿润,有种说不出的通透感。打一个嗝,茶香在全身游走,它像一个仓库主管一样,所到之处,将身体的每一扇门都打开,身体便呈现一阵凉爽。这种爽意不同于冷饮后那种凉爽。冷饮的凉爽只停留在表面,像一阵风掠过湖面;而热茶之后的凉爽来自五脏六腑的洞开,一种让身心安逸的感觉。原本纠缠不散的燥热化作了缕缕热气,从张开的毛孔中悄然散逸。一杯热茶下肚,口也不渴了,体也不燥了,浑身舒服得很。真没想到,酷热季节喝热茶,竟有这般奇妙的感觉。
于是我便四处查阅资料来求证这种奇妙之感。明朝御医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中有“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的记载。意思是夏天气温较高,但人体内有虚寒,吃温热的食物比较适宜,这里虽未直接提及热茶,但包含了夏季宜温热饮食的理念,喝热茶也属于此列。有的书籍中说:热饮能扩张血管促进排汗,而冷饮会刺激消化道血管收缩,反而阻碍散热。这就像古人说的“欲取之必先予之”,想要真正的凉,先要接纳适当的热。
这世间许多事都如这杯热茶。看似矛盾的表象下,藏着最朴素的真理。冷饮解暑,是强行压制;热茶消夏,却是疏导调和。一个对抗自然,一个顺应规律。生活也需如此:用沉静面对浮躁,以沉淀应对喧嚣。有些答案,往往藏在看似悖逆的选择里。就像夏日里滚烫的茶,蒸腾的热气反而让毛孔舒展,将燥热化作细密的汗珠,最终抵达深层次的清凉。也许持久的舒适,从来不是对抗后的短暂胜利,而是与万物规律的和解共生。